資料來源:http://my83.com.tw/blogs/?p=1166

二代健保實施後,除了每個月要繳的健保費和以前不一樣以外,DRGs(住院診斷關聯群)支付的改變,可能有的影響是住院天數變少、醫療自費項目/額度可能增加、許多以前需要住院的手術也可以在門診完成,那麼醫療險該怎麼買會比較適當呢?
1. 住院天數變少,可以適當的減少醫療險日額額度規劃:
目前平均的住院天數已經下降到大約為13天,如果你的醫療險只有規劃日額的部份,能拿到的理賠金額可能會越來越少。
所以可以適當的調整住院日額的規劃,將保費支出移至可以轉嫁醫療花費的大宗–雜費開支的實支實付醫療險,根據收據所載的支出補貼損失。
2. 自費項目變多,可以提高實支實付醫療險去因應:
二代健保實施後,由病患自己負擔的自費/額度都可能項目變多,另外,醫療方式不斷進步,很多新型態的醫療方式不斷出現,病患可能需要自費才能使用新的治療方式。通常這些自費就是醫療費用負擔的大宗,所以應該為自己規劃實支實付醫療險來幫忙。
(根據健保局的統計,住院醫療花費裡,病房費佔26%、手術費佔9%、其他雜費佔了64%)
3. 檢查目前的日額/實支實付醫療險是否理賠門診手術?
許多過去可能要住院才能完成的手術,現在都可以在門診完成了,所以保戶們要注意自己購買的日額或實支實付醫療險有沒有明確寫出會給付門診手術?要注意的地方包括a.若不在手術表內的門診手術,保險公司怎麼賠? b.實支實付醫療險的門診手術,是賠門診手術的手術費本身?還是也包括門診手術衍伸的雜費?
4. 利用一次性給付的重大疾病險或新式型癌症險轉嫁龐大醫藥花費:
重大疾病險以及新式癌症險的理賠方式是在事故發生時,理賠一筆理賠金,讓病人可以較靈活的運用、提高醫療品質。現在台灣每三人就有一人罹癌,罹癌率之高以及罹癌後龐大的醫藥花費,真的值得在健康時花點時間研究瞭解,幫自己做好癌症保障,至少在不幸罹癌時可以讓自己的充裕的資金抗癌,也不至於讓龐大的花費拖垮家人的生活。